式文化
式文化 >> 红尘道德经——阴性近道

红尘道德经——阴性近道

阴性近道

——《红尘道德经》

 

    一切误解起源于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。这句话源于孔子对《易经》的读后感,孔子五十岁得《易经》,然后专心研究,而且没有删改原文,这对于敢“删诗书,定礼乐,作春秋”的孔子来说,真是给了《易经》十二分面子。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,孔子后学把他的读书笔记和《易经》混成一堆,也造成了对《易经》和《道德经》的重大理解误区。《易经》为周文王作品,早于老子和孔子大约五百年,其中所用字意与后世有不大不小的区
别,所以要明白《易经》的“阴阳”不能看孔子的易注和《论语》之类的儒家名作,而要从更早的著作中探源,才能接近周文王的“阴阳”。
    《诗经》原有一千多篇,经孔子删节后只余三百多篇,功过勿论,幸好还有三百多篇留下,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史上第一次“阴阳”并用的记载。《诗经·大雅·公刘》中用优美的文字记载了受人敬佩的领袖如何为民众堪察地形,选择建乡建城的风水宝地。

笃公刘,既溥既长。
既景迺冈,相其阴阳,观其流泉。
其军三单,度其隰原,彻田为粮。
度其夕阳,豳居允荒。

    [忠诚厚道的刘公啊,他开辟了宽长的腹地。他测量高岗上的日影,勘察山岭南北,又观察泉水的流向。他带领众多将士,度量洼地和平原,又带领民众开垦良田生产粮食。夕阳西下,仍看到他工作的身影,豳之地终于开拓成功了。]
    刘公被尊称为“笃”,代表着忠厚可靠,他是一位受民众信靠的首领,而且红尘肯定,他是最早的风水师之一。
    此文中的“阴阳”不是孔子说的“阴阳”二气,其“阴”是指山的北面,其“阳”是指山的南面。这就是阴阳的初意。在汉朝许慎《说文》中记载:“ 阴。水之南,山之北也。阳,高明也。” 成书于周朝的《禹贡》中记载:“ 山南为阳,水北为阴。” 这些都证明阴阳二字从一开始就是代表地理地形的术语,和以后的山坡、平原等术语无异。
   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看《易经》,我们就知道孔子发挥得有多远了。在《易经》原文中,不但没有一次“阴阳”并用,甚至连“阳”字都没有出现过,只在中孚卦九二爻用过一个“阴”字,原文是:“ 鹤鸣在阴,其子和之。我有好爵,吾与尔靡之。”意思是说:“ 雄鹤在山的北面鸣叫,它 的配偶与之唱和。我 有好杯好酒,您愿意和我分享吗?”可见,“ 阴”字在周文王的笔下,还是山的北面,他没有提出任何阴阳论的观点,只是因为卦爻单双相配,给人阴阳相配的感觉而已。
    分析到这里,大概玄学爱好者们都会有点失望,易经不讲阴阳讲什么?更失望的还在后头,连《道德经》也没讲阴阳。老子五千言,从头到尾只出现过一次“阴阳”字眼,而且还是立足在地形上讲的,原文如下:

《道德经》四十二章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
人之所恶,唯孤、寡、不毂,而王公以为称。故物或损之而益,或益之而损。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:强梁者不得其死,吾将以为教父。

[道从无到有,从有开始分裂,分裂后又重建新的存在,用着这种方法产生了天地万物。万物的性质无不如高山一样背阴拥阳,由阴阳激荡而产生新的生命力。]

    老子把话说到这里,似乎有了足够的阴阳论意味——阴阳的力量在混成啊,从此生育出天地万物。但是他话锋一转,及时打破了阴阳平衡的错觉。老子说:“ 人都不愿意过孤寡不善的生活,但是为王者却以“孤家寡人”来称呼自己,因为事物会因为损失而得到,又因为得到而失去,前人教我的道理,今天我也用来教给后人。”最后,老子掷地有声地猛喝:“ 以刚阳之性施暴欺压他人者,不得其死!我认为这就是天道的最高原则。” 壮哉老子,他柔弱的心是一头正义的雄狮。
    在此篇章中,描述了道从无到有,生养万物的过程,其中以阴阳向背比喻了万物的共性,但是到了中后段,老子明确的提出[损之而益]才是王者之风,先失去然后得到是温柔退让的伟大,“ 强梁者”一味刚强试图称霸天下,最终只会落得“不得其死”的下场。如果非要说这一篇举起了“道是阴阳”的旗帜,那么老子更明确地提出阳不如阴,刚不如柔,唯温柔相生才是道。阴阳平衡又何在?
    在《道德经》中,处处体现对“雌”的尊重,“ 守其雌”的重要,温柔的力量最强大,甘于损失最终必会有大得益,其中心思想完全是在褒扬赞诵“阴”的性质,而反对“阳”的性质。如果以此理解并为人处世,甚至运用到风水学里面,可以吗?